特赦1959热门评论:特赦1959
开国大典之后,百忙之中的毛泽东开始关注在押的国民党战犯的情况。根据各方面意见,毛泽东确定了对战犯的总体政策:不审不判不杀,给予人道主义待遇,组织政治学习和参加劳动改造,待时机成熟后,再酌情提出处理办法。 在公安部的具体组织下,各地成立战犯管理所,其中北京功德林管理所规模最大。原先关押在华北等地的国民党战犯,陆续向功德林管理所集中。 王英光奉命赶到公安部报到,他见到了很多“故人”。有耿直的国军中将军长陈瑞章、多疑善变的国防部保密局华北行动处中将处长的刘安国;故意捣蛋、只求速死的国民党军少将师长叶立三、迷信偏执的国民党军中将兵团司令蔡守元等人。这些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担心会受到审判,并且执迷于“蒋介石反攻大陆”,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满脑袋“忠孝节义”、“不成功便成仁”采取自杀、绝食、侍机逃跑的;有担心会遭到对方报复、痛哭不已,丑态百出的;有在被俘之后,即开始极力讨好解放军官兵,立功心切的;有参与了策反工作和战场信息咨询工作等等。王英光和这群战犯们斗智斗勇,最终使这些人认识到了党中央改造战争罪犯的良苦,就此,管理处军心稳定。 最终,这批战犯在王英光等功德林管教人员的带领下主动学习马列主义原理,以毛泽东思想对照自己的行为,积极投身于学习改造的各个环节。1959年,首批战犯特赦,与此同时,王英光完成了使命,和功德林的医疗人员梁冬芳收获爱情。被特赦者重新回到人间,这批人于1949年共产党在战场上打败,于1959年在心灵上被共产党彻底降服。
1949年1月,随着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俘获高级军官上千人,一场改造国民党高级战犯的攻心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王英光一行人行至半路却遭到国民党残部拦截,王英光沉着应对,从对方的着装上认出他们是原国民党八十七军的士兵,便以他们的军长陈瑞章为突破口,劝说这些士兵放下武器,共产党是不会为难他们这些普通士兵的,这些士兵们听从了劝告,纷纷交出了武器,王英光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分给了他们做路费,并叮嘱大家回家后种地养家好好做人。
梁冬芳到功德林要犯管理所报到,正遇上华北教导大队孙高松向所里移交战犯杜聿明,杜聿明身体状况不好,在梁冬芳帮助下才勉强下了车,移交手续办完后,孙高松把功德林管理所好一顿表扬。
马玉和接收战犯时让刘安国报自己的姓名,但刘安国拒不配合,马玉和指责他是个叛徒,不该加入国民党,刘安国反驳道自己还真的没加入国民党,还提到国民党的头号大特务戴笠到死也没加入国民党,中国革命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当年也都加入过国民党,马玉和怒不可遏,指责他造毛主席的谣,旁边人赶紧上前把两人分开。
陈玉生命令康泽将碗捡起来,但康泽拒不配合,陈玉生端起枪来让他执行命令,久经战场的康泽哪能怕这个阵势,他怒目圆睁看向陈玉生,旁边还有人起哄让陈玉生开枪,唯恐天下不乱。这时,马玉和及时赶到阻止了陈玉生,随后他要求康泽捡起饭碗,但康泽怕丢了面子仍拒不执行,王耀武见状上前打圆场替他捡了起来,劝说他别丢了自己的饭碗,才算平息了这场争端。事后,陈玉生跑到王英光那里诉苦,王英光开导他说,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战犯改造成功,让他们调转枪口一致对敌。
王英光匆匆赶到医院,得知杜聿明身患多种病,其中结核病最为严重,如果不及时救治就面临死亡,陈瑞章也得了这种病。王英光告诉大家,绝对不能死人是底线,他们从医生那里得知,只有抗生素才能医治这种病,但目前内地没有能力生产抗生素,只有香港才有这种药。贺春年将情况向中央领导汇报后,周总理立即派人去香港采购药品。病重的陈瑞章认为自己时日不多,他拜托梁冬芳在他走后把包里的个人物品交给他的夫人。送药人员日夜兼程,终于将药品及时运到,挽救了杜聿明和陈瑞章。
胡大树和龚处长带着蔡守元行至半路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攻击,胡大树安排陈玉生带蔡守元下车快速往树林跑,他和龚处长进行掩护,敌人扔来一颗手雷,陈玉生为保护蔡守元负了重伤,这也让蔡守元很受震动,随后附近解放军部队及时赶到,他们才脱离险境。到达目的地后,陈师长安排蔡守元先给国民党部队写信看看效果,让蔡守元告诉他们,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继续顽固下去只能为蒋家王朝殉葬。
胡大树当众批评刚才的行为是顽固地抵抗改造,向新中国和人民挑战,他命令叶立三绕操场跑两圈,讽刺他跑得太慢,丢国民党军人的脸,随后他让战士准备了两口行军锅,与叶立三各背上一口行军锅比赛跑步,谁坚持不了就认输,叶立三接受了挑战,跑了几圈后,叶立三明显有些体力不支,摔了一跤后他仍然不肯认输,站起来继续坚持,学员们纷纷抗议共产党虐待战俘,但胡大树依然不肯停下来,继续和叶立三较劲,直到叶立三瘫倒在地被担架抬到了医院。
王英光在门口看到徐高平接小花下班,他埋怨徐高平不该在妈妈面前提起梁冬芳的事,徐高平找了个借口赶紧闪人。回功德林后,梁冬芳向王英光汇报说,杜聿明和陈瑞章可以出院了,另外黄维、康泽和王隆基得的是慢性病,需要慢慢治疗。王英光有些不满,医疗资源本来就很有限,管理所的干部战士得了病都不舍得去医院治疗,都让这些人占了去,贺春年称他思想境界还需提高。
学员们看着布告栏上公布的各项标准议论纷纷,他们在功德林的生活标准远远超过了当年在国军时的标准,关键是只要共产党说到的一定能做到,但是当年的国军却只打欠条,最后不了了之,叶立三见状很是气愤,指责大家被这些小恩小惠蒙了心智,王耀武追上叶立三,劝他要收敛一些,这里不是他的兵营,小心枪打出头鸟。
王耀武告诉王英光,蒋介石对生病军官的身体并不重视,导致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王英光鼓励王耀武继续努力改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机会和亲人团聚的,他委托王耀武劝劝叶立三接受管理所给他的机会,完成他年轻时实业救国的理想。
毛主席听完罗部长汇报功德林管理所的工作后,认为这些故事很感人,说明战犯们不再是万念俱灰,从势不两立痛不欲生,到现在可以聊天可以抗议可以发脾气,这就是划时代的进步。周总理问起王耀武的思想,罗部长汇报说王耀武很聪明,他意识到只有认真改造才是出路,但又担心共产党人对蒋家王朝的重臣不能彻底宽恕。毛主席让罗部长转告王耀武,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功于国家,有功于民族,功是功过是过,让他不要背思想和历史的包袱,出来了就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小花最终还是来了,她在压轴节目中表演京韵大鼓,她字正腔圆的唱腔和传神的表演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表演结束后,梁冬芳带小花到宿舍休息,她的觉悟让小花十分敬佩,梁冬芳告诉她,功德林所有的人都佩服她的哥哥,他是这里的定海神针。二人正聊时,王英光来到准备带妹妹回家,小花热情地邀请梁冬芳到家里一起过年,王英光笑着告诉她梁冬芳也是北京人,得与家人一起过年。
陈瑞章思前想后,还是找到了王英光,告诉他关于报纸上报道上海龙华地区挖掘出十四具烈士遗骸的事,当年他的参谋将王英光妻子埋葬在了打鱼山半山腰的一块巨石旁边,王英光潸然泪下,两人的谈话被门外的贺春年听到。王英光立即动身去上海祭奠亡妻,并给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去信,说明了彭雪牺牲的情况。
在部里的大力协助下,功德林阅览室建成了,王英光提醒贺春年,适合学员阅读的书目需要上报公安部审批后才能开放。贺春年还开辟了一片空地,计划让学员空闲时间种种菜,这样可以劳逸结合。王英光问起刘安国触电的事,贺春年提到怀疑是自杀,但原因还需要继续调查。晚上,王英光例行给彭雪写信,告诉她已找到线索,害她的人就在这些战犯中,他一定会把这件事查清楚。另外,他承诺一定会完成彭雪生前想浏览革命胜利后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愿。
陈长捷在广播里听到傅作义当上水利部长了,便要求见傅作义,他向贺春年申诉,当年的天津守城战役给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这个责任不该由他承担,他多次劝傅作义撤到南方,但傅作义却有意想打出规模后再和解放军谈判,没想到如今傅作义竟成了共产党的座上宾,而自己则成了功德林的阶下囚。贺春年告诉陈长捷,他是从战场上被俘的,而傅作义是打开城门的,两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不一样的,陈长捷不认同这个说法,他表示不想再替傅作义背黑锅了,如果见不到他自己就绝食。
王英光被送到了军区医院,罗部长安排苏联专家给他进行会诊,发现他的颅脑右侧有两块弹片,由于压迫了中枢神经和血管,导致他处于深度昏迷,专家建议立即给他安排手术,否则若脑神经坏死将失去治疗价值,王英光醒来后不以为然,着急去功德林上班,却在走到门口时再次晕倒。
美军在朝鲜战场势如破竹,叶立三分析道以目前美国气势如虹的速度推进,不到半年就能占据朝鲜半岛,刘安国则从报道上分析出解放军已经在东北地区组建了边防区部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和美国开战了。王英光出院回到了功德林,贺春年带着全体教员在门口热烈相迎,进入管理所后,王耀武等人也迎了上去。贺春年看到这一幕非常感动,他对胡大树说,这种场面说明学员完全的敌对立场已经消失,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王英光听了学员们对战局的分析后表示,自己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虽然志愿军和美军的武器装备差距较大,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就印证了这个规律。黄维反驳说日本投降是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所致,王英光反驳道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最终也会失败,因为作战双方武器装备的差异只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起作用。叶立三则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抽象,王耀武称战争是否正义对胜负也起很大作用,黄维坚称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因为武器装备的巨大差异,无异于以卵击石,刘安国、康泽等人愿拿项上人头赌志愿军必败,王英光安排沈醉做好详细记录。
宋希廉十分生气,周养浩做为高级情报官员,连基本的敌情判断力都没有,难怪整个抗战时期他们情报系统没提供过一份可靠的情报。王英光和贺春年挥泪送别一批上前线的老兵,梁冬芳的请战申请已经递上去了,她催问王英光批复结果,王英光称她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支援抗美援朝,贺春年和胡大树也附和说,她在功德林里顶半个政委,功德林需要她。徐高平给小花送来了老舍先生送给他的《龙须沟》话剧门票,小花想撮合哥哥和梁冬芳,便要求高平再弄两张票,她才肯陪他看,随后小花把高平弄来的两张门票分别送给梁冬芳和哥哥,她悄悄鼓励梁冬芳要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
徐高平和小花特意来功德林送别梁冬芳,梁冬芳将单兵作战要领交给小花保管,她怕自己带在战场上弄丢了。杜聿明和宋希廉到医务室看病,看到梁冬芳收拾行装要走,提醒她朝鲜战争的激烈程度远大于国内的任何战争,战场上九死一生,不是女孩子该去的地方,梁冬芳好笑这两人说的话怎么和她爸爸说的一样,但爸爸曾告诉她,和平是靠打出来的,不是靠哭出来的,宋希廉得知梁父17岁就参加红军了,猜到他一定是解放军的高级干部。
第二天,王英光专门抽出时间和杜聿明、王耀武、叶立三等人讨论抗美援朝战争,叶立三称大家最迫切想知道志愿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取得如此重大胜利的,王耀武称他在闽赣战争时听说过一个谣言,说民兵把敌人抓了后,会给他吃一种药丸,吃后这个人就会成为勇敢的战士,王英光清楚解放军战斗力的形成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便告诉学员们,他要仔细考虑再跟大家揭晓这个答案。
刘安国得知梁冬芳失踪了,他衷心希望她吉人有天相,能够平安归来,从医务室出来后他来到操场上听梁政委作报告,学员们佩服梁政委不拿稿子讲了近三个小时,深刻剖析了运动战的特点和优势。听了报告后,杜聿明、叶立三等人感叹获益匪浅,他们尤其佩服共产党能聚集那么多的人才,王耀武称共产党在用人方面没有裙带和腐败,都是靠实力拼出来的。每一场作战结束后开会讨论,形成一个详细的作战分析报告,以积累经验,用这种方法长期养成了良好的军事修养。刘安国将梁冬芳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学员们都为她的安危而担忧。
王耀武反驳康泽,自己之前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共产党胸怀宽大,尽一切努力帮自己迈进新的人生,他们身为中国人,虽然不上了战场,也该竭尽所能为志愿军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像他一样背地里说风凉话,康泽恼羞成怒,指责王耀武诽谤自己,王耀武劝他别再心存幻想,对抗只能是罪上加罪,只有在思想上彻底清除反共的念头才不负共产党对他们的慈悲和宽容。黄维也在向宋希廉打听写作战材料的事,宋希廉矢口否认,黄维悻悻而去。刘安国追上黄维,分析那些人不让他参加的理由是因为他和康泽都是功德林里的落后分子,始终坚持反动立场,拒绝向政府悔罪,黄维听后暴跳如雷,称之前是各为其主,他也了解美军,若写了不会比他们写的差。
刘安国对康泽说道,在功德林里王隆基的职务最高,但他的政治职务最高,但他始终坚持反动立场,对改造敷衍了事,在功德林的领导眼里,他早成了比黄维还难改造的学员,黄维只是顽固,而他则是反动。康泽叹道王耀武、杜聿明都是军人,没有政治符号,而他是党工人员,一开始就被他们打入了另册。刘安国也想到了自己的结局,康泽称他还不如自己,是叛徒加特务,共产党最痛恨的就是像他这样的叛徒,能留他性命已是格外开恩了。康泽的话让刘安国陷入了绝望,康泽深信王耀武、杜聿明等人一定能出去,但他们党工人员和刘安国这样的特工人员是不可能出去的,刘安国在黑夜里含泪低吼,自己不是叛徒。
王英光刚回到功德林,就听说叶立三从塌了的床上摔下来的事,刘安国告诉他,这些家具都是北洋时期的,木头早已朽了,出事是迟早的。陈瑞章兴冲冲地告诉黄维王英光回来的消息,倔强的黄维却郁郁寡欢,认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是头低也要低得有尊严,否则人头不要也罢。
部里对功德林的事情非常重视,杨局长亲自将新家具送到了功德林,并在会议室传达周总理指示,陈夫人申请探视已获部里批准,这件事还惊动了毛主席。这意味着功德林的情况将向全世界公开,届时全世界的新闻界都会提出采访申请,而且分散在全国的战犯家属得知消息后都会前来,这对战犯的情绪思想和下一步的改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周总理指示,开放是早晚的事,晚开放不如早开放,要全力以赴安排好会见工作,王英光这才意识到这件事他以前想的太简单了,立即表态保证完成任务。会后,杨局长留下来协助功德林落实周总理的指示,他告诉王英光,广西的剿匪马上结束了,贺春年马上就要归队了。
杜聿明向陈夫人打听自己太太的消息,陈夫人说在台湾并没见到她,杜聿明非常失望。胡大树告诉蔡守元,当年他夫人和孩子去了台湾,但中途金条丢失,到台湾后女儿病重,他太太找到蒋介石求助,蒋介石却直接将她推诿到了其它部门,导致女儿无钱医治病重身亡,次日他夫人也自杀了,蔡守元听到这个噩耗失声痛哭,他万没想到多年来的期盼竟成了天人永隔。
晚上,杜聿明思念亲人辗转难眠,宋希廉起来陪他谈心,两人好一番感慨。杜聿明建议宋希廉请求所里帮助找到他夫人,因为陈夫人曾在香港见过宋希廉夫人,只是没有地址。次日,宋希廉就向王英光申请这件事,王英光告诉他,他们之前找到的眷属里没有他的夫人,但一定会将他的要求及时上报。
对于贺春年的提议,王英光非常赞成,两人随后分头行动,一个给部里打报告,一个协调电灯厂。热心的小花给干妈出主意撮合哥哥和梁冬芳,徐高平劝她不要强人所难,王英光是个有担当负责任的男人,他不接受梁冬芳有他的苦衷,因为他脑子里的弹片还未取出,怕以后会影响梁冬芳。小花却认为应该早些让哥哥从过去的感情里走出来,而且梁冬芳是护士正好可以照顾哥哥的身体,徐高平批评她这个想法太自私,两人不欢而散。
王耀武、杜聿明等人积极配合对蔡守元的治疗,夸他用坚强的意志抵抗着病魔,梁冬芳随后到宿舍接走蔡守元接受“专家”治疗。检查后,王英光和贺春年陪同熊益平通知蔡守元,他的病情很严重,要立即展开抢救,但蔡守元却丝毫没有求生意志,胡大树提醒他治疗后有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了,王英光也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如有意外,会处理好他的后事,蔡守元抱着必死的意念被注射了“镇定剂”。
蔡守元腿上的绷带被取下后,医生宣布他已经完全康复,可以下床走路了,但蔡守元脚一着地就疼得哇哇直叫,这时病房突然浓烟四起,有人大喊着火了,蔡守元瞬间如有神助一个箭步跑了出去,王英光、梁冬芳见状窃喜,原来这是他们导演的一出戏。蔡守元跑出去后,惭愧地向王耀武和杜聿明承认自己是装病,因为他的女儿去世老婆自杀把他压垮了,两人安慰他要放下心理包袱。晚上,蔡守元在宿舍突然大哭,王英光赶到后了解到他是听到大家谈论家人而伤心难过,王英光让蔡守元明天上午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晚上他可以继续痛痛快快地发泄。
王耀武和杜聿明表示他们以前抵触劳动认为那是一种苦役,直到现在才意识到功德林的劳动不是强迫的,而是为了让大家在劳动中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世界观,这样的劳动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王英光非常高兴他们能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王耀武告诉他,学员们都想用一技之长来成立劳动小组为国家作贡献,王英光非常支持大家的想法,他表示会向上级报告后给他们答复。会后,王英光留下杜聿明,告之他的家属已到台湾,信已交到了他夫人手上,但蒋介石现在下令眷属离开台湾必须经他亲自批准,杜聿明生气蒋介石这个时候还横加阻拦,王英光安慰他沟通渠道已经建立,可以帮他与家人取得联系。
王隆基向王英光汇报称自己有一大批价值几十万银元的古董,他现在决定将这笔巨额财富全部捐出来支援国家建设。随后,王英光将此事向杨局长进行了汇报,当年王隆基在汉口骗婚得到了十五万银元,朋友出主意让他买一批古董来升值,正好有个收藏家流落到汉口,他称手里有清宫里流传出来的文物,价值好几百万元,因为急于变现双方以十五万银元成交。杨局长觉得这件事有点离谱而且疑点很多,但考虑到王隆基当时是集团军总司令,为了这批古董专门大费周章地挖了防御工事,杨局长决定将此事先向上级汇报。得知部里批复后,王英光和贺春年正式通知王隆基,部里决定从埋藏的地方挖出文物运回北京进行鉴定,已经通知了当地政府和公安局协助这次行动,王隆基只需从地图上将文物埋藏的具体位置标注即可。
邱行湘从木工组出来后高兴地和沈醉讨论说,自从有了劳动小组,他们的时间都不够用了,每天一醒来就想到组里来劳动。次日一早,徐远举问王隆基为何不吃病号饭了,陈瑞章夸他给国家做了大贡献,王隆基顺势表示自己要做个无名英雄,自今天起要做个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人,王英光和胡大树在楼上看到这一幕非常欣慰,因为王隆基的初衷是好的,虽然最后出了差错,但至少证明他的思想改造已有了很大成效。
王英光醒来后想起梁冬芳以及自己的处境不免有些伤感。他坚持回到功德林继续工作,正赶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安排傅作义等重要人物来管理所看望学员,会见结束后,王英光找陈长捷谈话,劝他不要再为当年的事责怪傅作义,这也是周总理让他转告的原话。陈长捷思忖片刻后主动找到傅作义,告诉他自己想通了不再怪他了,傅作义潸然泪下,二人说着这场战争给全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后悔不已。
学员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国民党内战失败的原因,王耀武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政治上的失败,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叶立三找到王英光,说很多学员都对加入人民群众的行列产生了恐慌情绪,他们自知犯下过很多难以饶恕的罪行,如果不把主动交代清楚,他们就无法心安理得地加入人民群众的队伍之中。
早操时,王英光给大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经上级批准,近期功德林将组织他们到北京、天津、武汉等地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王英光安排贺春年和胡大树带队参观,他和陈玉生留守,晚上,他回到家时,徐高平询问他不去参观的真正原因,王英光直言最近头疼有些频繁,他郑重嘱咐徐高平,万一自己出了事,他一定要把家里照顾好。
晚上,学员们纷纷猜测王耀武、杜聿明、叶立三、陈长捷等人一定会出现在第一批特赦名单上,而黄维就要一辈子待在功德林了,因为他要研究永动机,气得黄维拂袖而去。回到宿舍后,黄维不动声色地刮掉了留存多年的胡子。
1949年1月,随着北平和平解放,中国解放三大战斗全面停止并取得了伟大成功,共歼灭公民党部队 150余万,俘获高等军官一千余名,一场改革 公民党高等战犯的攻心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战犯叶立三经过几日对哨 [详情...]
1949年1月,随着北平和平解放,中国解放三大战斗全面停止并取得了伟大成功,共歼灭公民党部队 150余万,俘获高等军官一千余名,一场改革 公民党高等战犯的攻心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战犯叶立三经过几日对哨兵警戒纪律 和地形的察看后乔装妄图逃跑,华北军区解放军官教诲大队政委王英光带人很快将其抓获,王英光警告叶立三:现在中国的版图上除了西南和少数民族地域外已经没有了公民党的土地 ,公民党已经彻底失败,这个 [详情...]
随着祖国70周年华诞临近,央视的献礼剧越来越有诚意,电视剧频道刚刚结束的《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收获很高的认同感,如今央视一套热播的《特赦1959》也诚意满满。
《特赦1959》
《特赦1959》从名字上就看出了这部主旋律电视剧的难得,毕竟这是我党首次在影视剧里展现那段历史,在70周年大庆来临之际显得意义非凡。
张铎
主创也是主旋律影视剧的御用班底,由曾执导过《中国远征军》《绝命后卫师》的导演董亚春执导、《国家干部》《新四军》的编剧赵琪担纲编剧,主演张铎、奚望也是常年在主旋律题材剧里摸爬滚打,驾驭起来显得轻而易举。剧情不讲国共战争,而是从战俘思想改造这一方面来展现人性化的战争,视角很新鲜,让观众了解另一面的历史,剧的台词情节也都很细致。
演员方面,反派角色普遍出彩,甚至优于主演。饰演国民党被俘军官的演员肖荣生、赵恒煊、王海平、徐成峰、马仑等同台竞技,也演活了各个高级“战犯”等角色,他们之间有明争暗斗,也有相互妥协,有相互算计,也有沆瀣一气。
反派人物关系的交织和紧凑的剧情互为一体,却丝毫看不出有“黑”国军的意思,相反这些曾在抗日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国军将领表现出了很强的个人魅力和民族气节,演员的演绎得体,这一点导演处理的也相当得民心。
不仅仅在剧情,《特赦1959》力求在各方面都做到还原史实,尤其是对拍摄的主要场地功德林进行了细节上的考究。食堂、宿舍、操场等重要场景,做到了1:1的还原。
▲《特赦1959》收视率破2
首播后,《特赦1959》收视率连续攀升,一度破2。国民能对主旋律电视剧有如此高的热情实属罕见,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这部戏的成功,没有一线演员,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好莱坞团队保驾护航,纯正的国剧,良心的制作。